測業駭客:十種在傳統教室拋棄分數的策略 Hacking Assessment: 10 Ways to Go Gradeless in a Traditional Grades School

作者簡介

思達,薩斯丹,從2001開始就致力於教育界,經過多年在紐約些所高中任教英文和新聞科,如今她離開教職於 the Core Collaborative 擔任全職的教育諮詢家。 思達最為人知的貢獻就是: “分數”在傳統教育的改革。以拋棄分數:一個完美者療癒的旅程為主旨,她站上 TEDx 的舞台,分享她顛簸的改革。 思達憑就她對教育的翻轉和創新,出版了許多著作,如:十種在傳統教室拋棄分數的策略、教導學生如何自我評量、如何協助學生給予同儕回饋等等。思達已在世界各國演講分享她對考試測驗的想法和創新,希望能改變更多孩子的教育品質。

書籍摘要

在擔任教職的前幾年,每逢成績結算期間,思達都深感沮喪,她不斷地問自己,我要如何利用這一個分數去表達孩子的學習情形,聰慧的孩子利用少許努力,拿到與大伏進步的孩子相同分數,掙扎地給己學生有意義回饋的思達,讓她了解這系統必須改變。學習測驗應是一個對話,讓孩子了解他們已知道什麼,他們尚未釐清什麼,或許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知道如何改善且認知自我在其中的成長。書中思達提供十種她自己實施的有效方式,以下摘要幾種個人覺得切實的項目,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細節,請到此購買閱讀

改變學生對分數的心態

傳統分數的問題: 太多家長、老師和學生過度用分數來標籤學習狀態,分數簡單化一個學生的學習成就,把孩子分類在狹窄的盒子裡,分數散發的負面氣息降低孩子對學習的渴望。
您可以做的第一步: 與學生的溝通,改變孩子對分數的看法,教導成長性思維,例如改變您的詞彙,”你學到什麼?” 取代 “你得到幾分”,”回饋”取代 “分數”,”試看看其他方式” 取代 “你錯了”等等。這樣的改變你一定會受到家長甚至是學生的反抗,因為這是他們所熟知的模式,所以記住這是個循序漸進的改革。

與校方和家長的溝通

單槍獨打的改革是不會成功的,我們需要校方、其餘老師和家長的配合。說服時,利用專家學者的證據和臉書上倡導拋棄分數的教育學者為例,思達甚至開了一個YouTube帳號,讓家長可以從她的影片中得知教育相關資訊。

與學生合作

拋棄分數後,老師必然需花更多心力給予文字上的回饋,但是藉由學生互評,不但可以減抵老師的負擔,同時提升孩子學習能力。思達提供的實踐步驟如下:

  • 老師教導回饋的鷹架,你可以拿一個學習測驗為例子,領導學生如何提供正向、明確且實質的建議。
  • 把三到四個學生分為一組,讓他們成為某領域的專家 ,試著把不同程度孩子分為一組。
  • 給予不同的領域微課程,因為不同領域會有些微不同的鷹架。
  • 如果學生知道如何使用科技,教導他們使用Google doc留評語。
  • 實施一段時間後,與學生一對一對談,以瞭解這方式是否有幫助他們學習。

教導自我反省

反思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拿到了回饋,但未有反思的過程,學習是不會進步的。思達建議老師可以問學生: 用我自己的闡述,我會如何解讀這挑戰? 在完成這挑戰後,什麼學習目標會達到或是哪項表現達成這學習目的? 如果我有機會再重做一次,我會做那些改變? 以下是書中實踐模式:

  • 設計一堂課室,教導學生如何自我反省,給予鷹架和實例。
  • 讓學生寫下幫助反思的句子,並貼在教室中以當視覺性的小提醒。
  • 教導學習主旨和學習目標。藉此他們可以了解自我的學習是否有朝目標前行。
  • 反思成為每日一行。思達在每個課堂上,都留給孩子最後五分鐘自省。
  • 老師給於反思回饋。回饋實例: “你的總結很不錯,但你可以用更多例子來實證你的所學。”

教導自我評量

常常老師看到的並未是完整的藍圖,而且不可避免地,每個人都會有無意識的自我偏見。因此,提供學生管道去證明自己所學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書中實踐模式:

  • 與學生討論他們扮演的新角色,最終,伴隨者老師的支持,他們是自己分數的決裁者。
  • 提供鷹架引導學生自我評量。
  • 允許學生利用實證來自我評量。

個人心得

這本測驗駭客其實是駭客系列之一,駭客系列主張給予實質的策略,因此本書架構十分鮮明,每個策略從解說問題起端,引導實施步驟到最後面對反抗力量的技巧。我很佩服思達在書中耐心地對況傳統又頑固的系統,在未實施任何翻轉前,她有效地向各方相關人士溝通,以減少最大摩擦。我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否可永續,畢竟老師花更多心力去給予建構性回饋。或許與學生的合作、教導自我評量和科技的輔助,能有效降低老師的工作量。

踏出第一步的改變是重要且關鍵的,沒有系統缺陷的認知和實質行動的付出,孩子將會拋棄學校。而且,這一步將會激勵更多人,帶來更多有效的變革。

深入了解

如果您對本書有興趣的話,歡迎到此鏈結購買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