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認知科學研究已指出,交替不同子領域的學習效果勝於專注於單一主題的學習。
所以交替學習和連鎖學習到底是什麼?
- 交替學習:學習者在不同相似觀念間交替練習,例如:
- 在一小時的鋼琴練習中,交替練習和旋,琶音和音階.每個主題練習十分鐘。
- 連鎖學習:學習者持續練習單一主題,直到熟稔後,才接續下一主題.例如:
- 每日持續練習音階,等到一個禮拜後,已可順暢彈出音階才開始琶音練習。
給我看看一些證據吧!
交替練習增進長期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其幫助學生連結不同主題的關聯性,此外,也迫使學生思考什麼策略該使用在不同問題上。
在 Rohrer and Taylor (2007) 的實驗中,他們請一群大學生來學習不同幾何形狀的體積運算,總共有兩次學習課堂,課堂間有一個禮拜的間隔。課堂中,學生會練習四個不同幾何形狀的體積運算,每個主題都有四個問題,學生分兩組,一組使用交替學習,一組使用連鎖學習。在課堂中,連鎖學習組的學生表現勝於交替學習組,但是,在課堂結束後一個禮拜的測驗中,交替學習者的成果卻遠勝於連鎖學習組.以下表格顯示其不同方式的答題準確率:
學習課室中的準確率 | 最終測驗的準確率 | |
交替學習 | 60 % | 63 % |
連鎖學習 | 89 % | 20 % |
Science, 35, 481–498.
Rohrer and Taylor 也更進一步指出,交替學習組不僅準確率較高,也能區別用哪個方程式去解決不同問題,然而,連鎖學習組則常套用不正確的方程式。
身為一個老師,我可以做什麼?
在你出的回家作業中,試者放入題目需要不同解決策略於一張學習單上。但是,切記只有在類似的觀念下,交替練習才會是有效的方式,例如:交叉練習不同的代數運算,有助於增進學習效果,而非代數運算與記敘文寫作的交替。
Your blog is amazing 🙂
LikeLike
Thank you 🙂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