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張淑瑜老師:解開教育科技與數位學習的迷思- Elucidate Integrating Edtech in the Classroom.

張淑瑜老師是中崙高中老師,曾榮獲臺北市 「百大菁英資訊科技應用 人才教育獎」、「2019年蘋果傑出教育工作者」及「Google教育家認證」。淑瑜老師也是台北酷課雲網路教室講師之一,台北酷課雲是一個數位學習平台。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 由於在數位教學的經驗豐富,淑瑜老師常受邀於教師進修工作访中,教導如何融合科技於教學上。本集淑瑜老師與我們分享她如何結合教育科技於地理學科和破除數位學習的迷思。

了解更多淑瑜老師的分享:
Facebook | 部落格

訂閱聆聽 Subscribe:

Acast |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titcher |Youtube

本集大綱 Show Notes: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share with me in the comment section!

#10 黃雯雯博士訪談:教師與家長如何合作,達成最後的雙贏。(2/2) Dr. Wendy Huang: how teachers collaborate with parents to reach win-win situation.

這集是我與黃雯雯博士下半部的訪談,如果您尚未聽取上半集,歡迎到 #9 黃雯雯博士訪談:教師與家長如何合作,達成最後的雙贏。(1/2) 聆聽。

在上半集中,黃博士與我們分享如何找到與家長之間的界線和與家長合作的實質技巧。這集我們將聽到更多拉近與家長距離和建立學生自信心的撇步。

想了解更多黃博士的分享和活動嗎? 請參考:
臉書 | 變色龍教育廣播 | Youtube

Subscribe 訂閱:

Acast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titch |Youtube

Reference 參考資訊:

Show Notes 本集大綱:

  • [1:08] 您在您的書籍,youtube平台或是臉書都分享需多資訊,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教育。所以想請問雯雯博士您覺得現在台灣學校或是老師,應該要如何關心家長或是提供正確的資訊?
  • [12:16] 如果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度不高,或是無法有高參與,這時老師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或是與家長合作。
  • [24:58] 我們現在已經談了許多,想請問雯雯博士有什麼重要撇步,您覺得如果學校或老師,甚至家長,如果可以掌握住的話,能夠造就雙贏的情形。
  • [36:30] 除了雯雯博士您本身的書籍,有最常推薦其他教育學者的書籍?讓他們對教育有不同的啟發。
  • [41:44] 在結束前,雯雯博士還有什麼想要向觀眾分享的想法   您的活動嗎?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

#9 黃雯雯博士訪談:教師與家長如何合作,達成最後的雙贏。(1/2) Dr. Wendy Huang: how teachers collaborate with parents to reach win-win situation.

這集的來賓是黃雯雯博士,黃博士曾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分校研究所中,  培育新進教師, 藉著有效且研究證實的方法,讓新進教師了解如何幫助學生面對學習困境與重拾自信心。

擔任教職已經二十多年的黃博士,深諳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工作,熟知如何建立學生和家長、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橋樑。

黃博士也是三本書的作家:「十堂課變乖小孩」, 「變色龍教育」和有聲書:「從青春風暴走入青春風采」,這些著作汲取黃博士二十多年教學生涯當中,遇到的教學案例、如何與家長合作和引領孩子, 達到最後的雙贏。

近年來,黃博士在臺灣、馬來西亞、歐洲和中國大陸舉辦多場教育座談 ,希望能把自己對教育多年的理想和經驗,抽絲剝繭地分享給家長和教師。

由於此次訪談內容豐富,我們將會把總訪談分為兩集,讓聽眾能細細咀嚼黃博士的精彩分享。

想了解更多黃博士的分享和活動嗎? 請參考:
臉書變色龍教育廣播Youtube

Subscribe 訂閱:

Acast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titch |Youtube

Reference 參考資訊:

Show Notes 本集大綱:

  • [3:40] 雯雯博士不僅培訓老師,也教導家長。想必雯雯博士思考過許多親子與學校教育。  想請問雯雯博士覺得拉近與家長距離的第一步是什麼?
  • [7:54] 如何與家長如何有效面對溝通。
  • [14:20] 不知道雯雯博士您本身有碰到教導比較特殊孩子的情形嗎?在這情形下,您本身是如何與家長合作。
  • [20:45] 如何寫學生個人化報告讓家長了解小孩情形。
  • [27:42] 如何記錄孩子行為和取決報告事項。
  • [32:22] 家長與孩子間的衝突,您覺得老師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去化解緊張關係。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

#8 沙寶鳳老師: 焦點討論法領導學生和師生互動技巧 (ORID discussion method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ips )

沙寶鳳老師是台南市永康國中的地理科老師,也是學思達講師之一,學思達是由張輝誠老師推動的教學法,主張培養學生自學、思考、表達之能力,改變「填鴨教育」和「小考文化」。沙沙老師以學思達理念為基礎,主辦了許多教師研習工作坊。這一集老師與我們分享如何結合ORID(焦點討論法)於課堂中,和老師班級經營技巧。

想了解更多沙沙老師的個人分享嗎? 請參考:
沙沙老師臉書沙沙老師學思達分享課程 | 學思達臉書


Subscribe 訂閱:

Acast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titch |Youtube

Reference 參考資訊:

Show Notes 本集大綱:

[1:07] 我們知道沙沙是學思達講師之一。想請問當初沙沙老師如何接觸學思達?且為什麼您當初覺得學思達是教師可以採用的方法?
[4:07] 如何把焦點討論法結合在教學上
[10:57] 有什麼現象或是觀察您發現ORID不僅幫助您教學且學生有更深層了解?或是一個讓您最印象深刻學生轉變的故事
[15:10] 老師也分享許多彈性課程設計在學思達平台。我覺得設計都非常有趣且貼近時事,像是有用神隱少女去帶出家庭生活或是肉圓家暴事件去討論公民法治。好奇老師在設計彈性課程的時候,您是如何選擇題材和教學目的。
[18:52] 在我自己的觀察中,我發現沙沙老師與學生關係很好。想請問您班級經營是利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去拉近您與學生的距離?
[22:01] 有哪些時刻或故事,您發現與學生的關係和以前不一樣。
[25:17] 最常推薦給其他老師的書籍
[27:39] 對於一個正在做教師培訓的準老師,您有什麼建議會給他們?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

#3 心儀老師: 奠基進 v.s. 臆測教學 (Ms Chen – integrat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in your class. )

心儀老師目前任教於台灣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心儀老師是一位與學生亦師亦友的班導,她相信,有效的教學是建立在好的師生關係上。在實驗中學開放的教學風氣下,心儀老師結合許多不一樣的教學方,希望能教授一堂忠於自己和孩子的課。


Show notes:

1:32 : 嘗試的數理教學方式 – 奠基進教室
6:38 : 臆測教學介紹
14:14 : 目前得到最好的教學建議


推薦的教學法


推薦的教學粉專


推薦的教學社團

  • 帶老師神仙教學網: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2811105094261/
  • 溫老師備課party: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48875288684914/
  • 彰化縣數學領域輔導團:https://www.trsc.chc.edu.tw/eweb/math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

#2 張文良老師:桌遊結合數學,思辨素養的培育 (Mr. Chang – boardgames in teaching and nurture critical thinking )

台灣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的張文良老師,已教授數學二十多年了,他仍不斷地嘗試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希望給予他的孩子最棒的一堂數學課。為了因應108 課綱推動的自主學習和素養培育,很多學校加入了彈性學習課程。每個學校實施彈性課程方式不一,很妙的是:在桃子腳的老師,是搶著要上彈性課程。因為在這課堂上,他們可以嘗試創新有趣的教學模式。

張老師混成學習研究:https://bit.ly/2WMDe1S
未來親子採訪張老師:https://bit.ly/3bzwkCt


Show notes

1:06 : 如何結合桌遊和數學教學
3:50 : 可以去哪裡尋找適合教學的桌遊
5:55 : 彈性課程在桃子角平均幾堂
7:09 : 各個領域如何分配彈性課程
10:20 : 建議的桌遊
11:11 : 最常給老師的建議
12:47 : 希望孩子從課堂學到什麼


桌遊推薦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

#1 邱老師: 創造學生第二個家,表達能力的培養(Mrs. Chiu – Student’s second home and encourage to speak out)

台灣補教界邱老師,自立一家國中小補習班十多來年,在這過程中,邱老師不斷詢問自己:相較於學校,他可以給予孩子子什麼。答案是更多的愛與關懷,因此當你到邱老師的補習班,你馬上會感受到非常溫馨的居家感。再加上老師真切對每個孩子的關切,這裡自然成為孩子們心靈的避風港。

邱老師目前已轉換跑道成為 Decoupage Art 老師,如果想了解更多邱老師的個人工作坊(卿手作),請到: ( https://www.facebook.com/handwork1719/ )


Show notes

1:06 : 如何處理學生與家長關係
4:16 : 邱老師教學上重視的元素
6:34 : 最常給老師的建議

您在這集中有哪個最喜歡的點子嗎?歡迎在以下留言與我分享! What is your favorite idea from this episode? Please let me know in the comment section!